26期基金通訊 — 基金論壇及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
基金論壇及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盛況綜合報導
兩年一度的基金盛事 ─ 論壇以及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先後於2016年11月26日及2017年1月6日順利舉行。基金謹藉此再次多謝各界支援和參與,並感謝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與時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先生,分別擔任頒獎禮及論壇的主禮嘉賓,並勉勵社會各界繼續發揮互助互信精神,共同開拓更多切合不同社區需要的協作模式,為社會資本計劃注入新活力,令香港更有人情味。
第三屆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
為嘉許對發展香港社會資本有傑出貢獻的個人及企業/機構,以及資助計劃,基金由2012年起舉辦兩年一度的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第三度為頒獎禮擔任主禮嘉賓,她致辭時表示,社會資本的理念已逐步深入社區,愈來愈得到社會各界支援和認同。基金計劃在幫助參與者之餘,也能夠令「受助者」轉化為「助人者」,延續傳承互助文化,並能提升居民彼此間的互信、對社區的歸屬感,長遠而言能夠促進社區解決困難的能力。
![]() |
本屆社會資本動力獎名單 :
社會資本卓越計劃獎
- 北區護老城市建設計劃
- 「舞動人生」青年正能量計劃
- 「DR. Youth」-《商、民、社、校》新來港青少年社會資本協作及社區共融計劃
社會資本卓越夥伴獎 (企業)
- 屈臣氏集團
- 香港浸信會醫院
-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
- 童協基金會
- 新建立集團有限公司
社會資本卓越夥伴獎(個人)
- 林慕瓊女士
- 李綺華女士
![]() |
另外,今屆社會資本動力標誌獎首度擴充套件至基金資助計劃以外致力建立社會資本的機構,獲獎機構達328家,較上屆多一倍,反映愈來愈多企業在實踐社會責任時,主動加入建立社會資本的元素。這股企業社會責任的新趨勢,正是社會資本得以持續發展併成為主流文化的關鍵。(各社會資本卓越獎獲獎單位之介紹及獲獎心聲,請瀏覽「計劃大發現」 、「A New Look at CSR」及「資本有心人」。)
2016年基金論壇
今年論壇的主題為「互信、互助、互動」,邀請了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嘉賓探討樓長策略在社區上發揮的互助、互信精神,促使參加者思考如何在其領域透過跨界別合作建立社會資本。(按此瀏覽詳細內容)
![]() |
主禮嘉賓將兩個分別代表「互助」和「互信」的心形圖案放上燈箱,論壇正式開始。
![]() |
時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先生在論壇上致辭時說到:「基金至今已批出4億3200萬元撥款支援323個計劃,有超過65萬人次直接參與計劃,其中包括逾8萬名義工、8700個協作夥伴熱心參與,一同建立了逾2000個互助網路。基金採用網路結連和跨界合作的模式,除了產生凹凸互補的作用,亦可藉著網路所產生的乘數幾何效應,進一步加強關愛文化和社區內的人情味。」他並勉勵市民發揮互信互助的精神,幫助有需要人士。
![]() |
基金主席林正財醫生則在致歡迎辭時,感謝基金資助計劃團隊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協作夥伴,多年來不遺餘力參與不同的社會資本發展項目。他表示基金並不「離地」,會落區及入屋幫助不同階層的市民,建立社會資本,有助建立居民的歸屬感和互助網路,加強社區的凝聚力,令香港得以持續發展。
![]() |
論壇當日司儀安德尊先生的表現風趣幽默,為現場觀眾帶來不少歡樂。
![]() |
一眾基金資助計劃團隊、企業義工、基金委員及嘉賓拍照留念。
![]() |
十個推行樓長策略的基金資助計劃團隊亦於論壇舉辦當天響應「社區好幫手」行動日,實踐「互助、互信、互動」的精神,在所服務的屋邨進行多元化的互助活動,鼓勵居民藉此互相認識及幫助,建立社會資本。林正財醫生在論壇上向參與團隊及企業義工頒發感謝狀。(按此瀏覽詳細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