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6期基金通訊 — 基金論壇及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
「社區好幫手」行動日-良景邨、祥龍圍邨、太和邨、天晴邨
人情味無處不在!

屯門良景邨
良伴計劃

推行機構:博愛醫院王木豐紀念長者健康支援及進修中心
計劃簡介:屯門區人口老化,發展長者互助網路,由長者關懷長者十分切合社區需要。計劃以「樓長制」推行,當中有一半樓長也是長者。計劃積極與各互委會及社康護理服務建立網路,以健康為切入點主動關懷社區內有需要的長者,鞏固鄰里關係。計劃亦建立良伴互助社,作為社區的聚腳點,又發掘居民長處,鼓勵他們貢獻自身力量,回饋社區。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一班居民義工當日大清早就到中心預備手撕雞和餃子等小吃。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會場設有健康測試攤位,由義工幫街坊量血壓。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大家坐下來,一邊聊天一邊串珠仔掛飾,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上午。



參與計劃後我改變了很多。以前我不會主動接觸人,現在會主動和人打招呼、聊天,真的開朗了很多。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由被動變得主動關心人
雪虹
樓長



上水祥龍圍邨
新邨新情 — 祥龍圍社區鄰里網路計劃

推行機構:香港宣教會服務處有限公司香港宣教會恩霖社區服務中心
計劃簡介:上水祥龍圍邨於2015年4月正式入夥,兩幢樓宇容納近1400伙。計劃推行機構於2009年推行過基金資助計劃「開心工程@清河」,幫助當時新入夥的上水清河邨居民建構社區能力。事隔七年,毗鄰清河邨的祥龍圍邨入夥,機構便將清河邨開邨的經驗帶來祥龍圍邨,並招募清河邨居民擔任義工,協助祥龍圍邨居民適應新社區。在基金資助的推動下,兩邨結成好拍檔,新舊居民互助互勉,一起建立新邨新情。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婦女義工一起製作愛心壽司,由小樓長帶去探訪有需要的家庭。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長者很高興見到小朋友來探訪,讚賞她們精乖有禮。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探訪活動讓我們認識了很多同邨的街坊,完成結網小任務,YEAH!



當初參加計劃,希望利用空閑時間幫助長者,但我發現在幫人之餘自己也得益,例如生活圈子擴濶了,可以常常和其他婦女義工一起分享育兒、烹飪的心得,有事更會互助幫忙,生活變得充實又開心。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踏出第一步之後很開心
雙雙
樓長



大埔太和邨
孤單不再 - 建立可持續跨界別支援照顧者網路(第二期)

推行機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賽馬會太和中心
計劃簡介:計劃以長期病患者、體弱長者、殘疾人士的婦女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促使她們建立互信和互助網路,讓面對相同處境的照顧者能互相扶持,不再感到孤單一人去承擔照顧者的責任,在漫長的照顧路上有同路人一直結伴同行。計劃又聯繫醫護界別夥伴,安排計劃義工接觸及探訪長期需逗留於醫院及院舍的照顧者,併爲照顧者提供健康及醫療資源。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企業義工與居民一同製作及派發毛巾小熊送予照顧者傳達關心。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義工們和毛巾小熊都預備好了,出發去上門探訪啦!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送上小禮物之餘,一起談天說笑,慰解分憂,才是最窩心的一刻。



參與社會服務令我對社會有更多瞭解,思想更遼濶正面,生活變得多姿多采,人也開心積極了。我希望能帶動更多身邊的人蔘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生活變得多姿多采
Dorothy
康業服務有限公司企業義工



天水圍天晴邨
晴天計劃 - 愛傳承

推行機構: 伯裘書院、潮陽百欣小學
計劃簡介:計劃以「醫、福、社、校、商」的協作模式推行,於天水圍建立跨界別健康支援網路,旨在為區內有需要協助的家庭提供一站式的支援服務,以凝聚社會資本,提升個人及家庭的抗逆力。計劃內容包括: 培訓「家庭健康大使」,識別及發掘潛藏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援及建立網路;鼓勵義工聯同醫護人員透過不同的健康推廣活動促進社區精神健康等。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長者義工今天擔起「護士」的角色,協助量血壓。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長者義工教小朋友玩竹籤,小朋友都說:「這個『新玩意』很好玩啊﹗」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義工協助推行社區遊樂活動,利用拖板車加紙皮組合成模擬巴士和汽車,為小朋友帶來有趣的體驗。



開展『晴天計劃』的目標是為社會培育更多社會資本。我們雖然要付出額外的時間,但收穫更大,因為每分鐘都充滿歡笑,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以至我自己都獲益良多。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收穫比付出更多
林碧珠
潮陽百欣小學校長



想知道其他屋邨有什麼互助行動?請瀏覽鯉魚門邨、啟晴及德朗邨、彩虹邨利東邨、觀龍樓、葵盛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