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35期基金通訊 — 逆境有限 人情無限
SC.Net.Net人Net事
社會資本摯友 安德尊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擔當人情味橋樑 幕前幕後發放正能量

電視螢幕上的安德尊(大王)形象親切,現實中的他亦經常參與社區服務,幕前幕後都與市民打成一片,有他的地方就有歡樂。作為基金社會資本摯友,對他而言,要建立社會資本並不難:「簡單來說,社會資本就是人情味,只要平時對人和藹一點,或碰面時主動跟人打聲招呼,人情味就自然出現。只要把這一點點的人情味凝聚起來,投入社區,香港的社會資本就會愈來愈豐厚。」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大王於201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嘉許其對社區的貢獻。但當有人稱讚他熱心投入、貢獻良多時,他立即耍手擰頭,謙稱自己只是參與的一份子和從中學習而已,「我在不同場合認識一些熱心人士,他們的全職就是為社區出力,我所做的真的是微不足道!」談及參與社區的初心,他認為取諸社會便應用諸社會,「上一代吃盡苦頭,多得他們努力建設社會,才有現在美好的環境,成就今天的我。當自己有能力時,盡力回報是應該的。」

飲水思源 「偏心」老友記

大王感恩初出道時,獲不少前輩提攜,還有機會隨他們參與大大小小的社區服務。「那時我跟著關德興及曹達華兩位大前輩,他倆七、八十歲忙於拍戲之餘,閒時亦為社會出心出力,每次探訪、賑災等都義不容辭,令我十分敬佩。師傅曹達華曾跟我說『幫得就要幫』,作為徒弟,我定當謹記他的教誨,承傳這種精神。」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在眾多服務對象中,大王坦然最「偏心」老友記,一來是因為自己受長輩提攜,因而十分敬重他們;二來是因為長者較簡單和易滿足,「老友記經歷過較多苦難,人生閱歷豐富,對人對事不會要求太高。很多時候被我逗一句,便已哈哈大笑,讓我也感到快樂。」

他分享一次出席活動的經驗:

活動中有一位婆婆找他合照,想不到不久之後收到婆婆家人來信,告知婆婆已過身。婆婆臨終前囑咐家人代為感謝大王,說能在人生最後階段親眼見到他、跟他傾偈,感到無憾。「沒想到自己只做了這件小事,竟能帶給別人如此深遠的影響。這經歷提醒我入行的初衷,就是透過大氣電波向市民傳遞正能量。既然我有幸得到觀眾喜愛,『隔空』建立一份情,就更要善用自己的演藝才能,做好人情味橋樑的角色,讓大眾感受更多温情和喜悅。」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與基金結緣 做好摯友這份工

八年前,大王在另一位社會資本摯友何重恩先生的邀請下,成為基金摯友。他坦言最初並不了解社會資本,還打趣以為是金融投資之類。但當知道是跟社區凝聚、互助互信等息息相關時,便一口答應。

摯友其中一個使命是向自身網絡推廣社會資本的理念。為了「做好這份工」,大王「將勤補拙」,不但積極參與基金活動,例如兩年一度的基金論壇、摯友活動等,亦時刻緊貼基金動向。他分享:「平時收到基金通訊、宣傳電郵等,我都不會錯過,當劇本一樣細閱,希望從中增加對基金工作及社會資本的認識。做好基本功,才有資格跟別人分享。」事實上,大王並不是空口講白話,多年來他積極運用自己的專長及網絡協助基金推廣社會資本,擔任活動司儀、拍攝宣傳片、連繫媒體訪問等,全都不遺餘力。對於基金,他有一句口頭禪:「有甚麼需要就即管吩咐!最緊要幫到手!」

逆境顯人情 勿以善小而不為

對於香港是否一個有人情味的社會,大王獨有一番見解:「其實人情味一直存在,只是現今社會富裕,不易顯露出來。但當遇上逆境時,人情味就會自然而然發揮作用。例如平日『無事無幹』,大家較少關心親友或鄰里;但在疫情期間,大家就會主動關心長輩是否有足夠防疫用品,又或看看社區的長者或基層等有甚麼需要幫忙,這都反映人情味是一種蘊藏於香港人心中的自身修養。」

展望未來,他期望各界能提供更多平台讓市民互動及連結。「只要多相處、多交流,人情味便會衍生。特別在此刻逆境,勿以善小而不為,大家不妨多走一步,與鄰里一起跨越難關,開發新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