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期基金通訊 — 基金論壇及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2018專輯
編者的話
基金兩年一度的盛事 — 基金論壇及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於2018年12月18日圓滿舉行,在此再次衷心多謝各位支援。
從籌備到活動舉行當天,我們都得到許多人士的熱心相助,光是主持及講者就有近四十位,還有出心出力出意見的基金委員和摯友、撥冗前來參與的各界人士、協助論壇舉行的七間支援機構、為會場帶來「看得見的社會資本」的計劃團隊、論壇和頒獎禮的義務司儀和攝影師等等,不能盡錄。他們聚首一堂只為一個共同目標:推動各界別參與和協作,善用社會資本這良方,以建立可持續發展及充滿人情味的香港!
今期基金通訊會詳盡報導論壇各環節的重點內容,相信定能為有志推動社會資本發展的有心人帶來不少啓發。此外,我們亦會介紹社會資本卓越獎各獎項的得主及獲獎原因,以表揚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繼往開來,我們期待論壇和頒獎禮所集結的力量以及展現的非凡成果,能成為各界有心人繼續推動社會資本發展的動力,並能感染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實現「連結各界力量 共建更美好社區」這願景。
最後,我們謹在此衷心感謝即將卸任的基金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以及九位基金委員過去多年的傑出貢獻,期待您們日後繼續與我們並肩前行,令香港更有人情味。我們亦在此歡迎各新委員加入基金這個大家庭,一起推動香港社會資本的發展。有關卸任委員心聲,請密切留意下期基金通訊。
基金秘書處
主題故事 引言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論壇及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2018專輯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自2005年開始,就福祉(Well-being)的量度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瞭解社會及經濟轉變對福祉所帶來的影響,並發展出相關的量度框架。社會資本正是其中一個被量度的範疇,當中的指針包括「社會聯繫」、「公民參與和管理」等。
更重要的是,社會資本也是福祉是否能持續發展的其中一個因素,涵蓋層面包括「對他人的信任」、「對公共機構的信任」、「通過組織參與義務工作」和「社會上持份者的參與」等注1。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共機構通過社會管理以塑造人們福祉固然重要,公民以及社會內不同持份者的參與亦不容忽視。這種「由下而上」的參與,往往更能適時到位地針對社區議題「對癥下藥」,快速回應社區需要。
社會資本在香港已漸漸由一個十多年前的陌生學術名詞,直到現在成為各界踴躍參與服務社會的關鍵詞。本屆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論壇,以「社會資本 社區良方」為主題,旨在分享和探討如何運用社會資本這良方,通過跨界別協作,利用社區內豐富及多元的資本,迴應社會急速轉變下衍生的各類型社區需要,提升市民福祉,共建人情味香港。
注1. OECD (2017), How's Life? 2017: Measuring Well-being, OECD Publishing, Paris.(http://dx.doi.org/10.1787/how_life-2017-en)在OECD的成員國家中,金融危機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爲了觀察社會及經濟轉變對福祉的影響,OECD每兩年出版一次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