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期基金通訊 — 基金論壇及社會資本動力獎頒獎禮2018專輯
專題討論六 - 與青少年攜手
共創可持續人情味社區
青年人充滿活力、創意無限和通曉科技,透過創新及多元化的平臺,青年人可發揮潛能,參與及帶動建立社會資本,貢獻社區。四位講者分享了多種各具「亮點」的手法,不但能有效推動青年由服務使用者轉化成為革新者;亦提供平臺讓他們與不同人士連繫,攜手建立可持續發展及富人情味的社區。
實證研究 助計劃推行
陳念慈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席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席陳念慈,分享了其協會推動的「動感校園」計劃,如何將精英運動員與學校及社區連繫,讓運動員的個人資本如堅毅精神、健康形象和正向思維等得以發揮。「運動員有心貢獻及發揮自己對小朋友的影響力,計劃讓他們走進校園教小朋友做不同的運動,並傳揚正面的價值觀,為校園生活加添樂趣和正能量。」
鄭煦喬
香港傑出青年義工
2018-19香港傑出青年義工鄭煦喬,提出帶動青年建立社會資本需要「3C」。「第一是機會(Chance),讓他們有平臺發揮創意和潛能,第二是連繫(Connection),青年人需要平臺去連繫不同背景和階層人士,從中尋找學習對象,第三是貢獻(Contribution),提供具挑戰性、富滿足感的恒常服務機會,使青年人有機會貢獻所長。」
倪錫欽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及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及教授倪錫欽博士,亦強調結網的效能。「過往我們透過發展網上外展,幫助過不少隱蔽或弱勢青年,最初需要社工鍥而不捨和他們建立互信關係,甚至投其所好陪他們打機等,才能引領他們與社會重新接觸,建立信心重投社會。」倪博士指出,以實證研究去驗證計劃推行模式的成效非常重要。「有客觀、科學化的實證支援,便能更有力地遊說各界參與,以發揮更大成效。」
善用青年專長 以平臺連繫各界
王仲杰
陸續出版有限公司創辦人
陸續出版有限公司創辦人王仲杰分享其基金計劃「你的故事.我的啟示社區故事系列計劃」,以創意工業為主軸,讓青年人透過為長者拍攝生活故事,建立跨代網路。「青年人加深認識社區和自己,並學會關心長者的需要,增添改善社區的使命感。」各界都需要給予青年人機會,因為青年人的創意和對新事物的認知,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雙方都有得著。
丁惠芳博士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評審及評估小組委員會主席、太陽島教育基金校董兼校監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評審及評估小組委員會主席、太陽島教育基金校董兼校監丁惠芳博士總結時,引用「3C」口號 — 鼓勵各界別提供更多機會予青年發揮,發掘他們的潛能;透過建立連繫平臺,使青年有機會與不同背景的人士結網;並與青年合作貢獻社會,「商界以至社會都需要青年人的創意,設法推動更多青年人蔘與,實際上是互惠互利,令多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