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9期基金通訊 — 學界總動員
SC.Net Net人Net事 - 總督察化身插畫家 畫出香港人情味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連寶燕是警務處總督察,現職警察學院教官。在理性嚴肅的正職背後,原來還有份感性獨特的副業 — 插畫家。筆名小墨的她,以其創作的孖辮小女孩「花妹」,義務為不同機構畫插畫,她亦透過花妹,在社交網路分享正面資訊,自此廣結良朋,透過不同的協作計劃,幫助有需要的人。小墨於2013年成為社會資本摯友,與花妹致力為社區注入更多人情味。



WE ARE FAMILY

小墨於2012年曾為基金創作一幅廣告,表達她眼中理想的香港:「這是我其中一個最滿意亦最與別不同的作品。我很少畫很多人物,但這是最多人的一幅,我將花妹化身成天使散播愛心。我們的社區有著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有警察、醫生、長者、兒童等,我希望社區可以共融、充滿人情味。」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誰是花妹?

花妹的出現,要數十年前,小墨獲朋友送上電子畫板說起:「有間社福機構想我製作一本繪本讓孩子認識情緒病,我就開始用畫板畫畫,創作了花妹,並印製了《花妹日記》。」有了花妹這角色,她就開始將人情味和其他想跟別人分享的正面想法,透過花妹表達出來。「朋友都跟我說,花妹很像你。」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小墨曾修讀心理輔導,現於警察學院負責培訓工作,曾製作教材培訓前線人員的「正向情緒及心理韌性」。小墨認為漫畫能有效傳遞正面資訊,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幅畫加一句簡單關懷的說話,更吸引人,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花妹筑網路 搭建人情味社區

漸漸地,小墨的作品就一傳十、十傳百:「我認為這就是社會資本,當你認同就會參與分享,並透過自己的網路散播開去。」

透過花妹,小墨結識了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有中醫師、精神科醫生、幼稚園老師、演藝人士、傳媒以及病人組織等等。與他們建立關係後,亦創造了不同的合作機會。一次,小墨獲邀為自閉癥患者繪畫比賽擔任評判。「從他們的畫作,我看到他們的世界、感受及想法,那次我自己也開了眼界,讓我對自閉癥及自閉癥患者多了認識。」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小墨深信接納包容由認識開始:「以前認為他們很頑皮,因為他們樣子跟普通小朋友沒有分別,如果你對這癥狀沒有認識,以為他們是一般小朋友,你就會覺得他們頑皮,但如果你明白他們是患者,你會多了些同理心,你會懂得如何跟他們溝通。當溝通得好,讓他們明白自己也有能力貢獻所長,其實可以大大發揮他們的潛能。」

愿香港人情味常在

作為社會資本摯友,小墨希望與花妹繼續在社區織網,並透過不同的協作機會,以她的作品及正能量,讓公眾人士認識更多社會上不同需要的人,讓他們更能融入社區。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最初『想畫就畫』,沒想過會因此接觸到不同的人,製造了很多可能性。社會上有很多有需要的人,我期望可以用我的專長,繼續為社會出一分力。」 訪問完畢,小墨立即揮筆,為各位讀者送上這幅作品,鼓勵大家貢獻所長,一起建立人情味社區!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