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9期基金通訊 — 學界總動員
A New look at CSR - 連結社區 並肩前行

「社福機構、商界、政府……大家也是社區的一部分。整個社區要健康發展,任何一方也不能落後。透過與不同團體合作,我們一起思考如何運用科技去改善社會。對社區人士來說,微軟不只是軟件開發商、IT巨頭,而是與社區肩並肩向前行的合作伙伴。」微軟香港總經理陳珊珊(Cally),一語道出了推動公司持續服務社區、參與建立社會資本的信念。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陳珊珊
微軟香港總經理

配合企業理念 合作遍社區

「幫助全球每個人和企業成就更多、實現更多」是微軟的企業理念。Cally說,這亦是公司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重點理念和方向。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微軟香港的CSR足跡的確遍佈社區。早於2009年,微軟香港已參與基金資助計劃,在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推行的「『螢火蟲』:娓娓螢光 點亮心窗」計劃中,讓接受過微軟社區技術技能訓練課程的中學生擔任計劃的電腦課程助教,為婦女、兒童及長者提供電腦技術培訓課程。另外,公司於2004年開始透過產品捐贈計劃,讓非牟利機構免費或以折扣使用公司旗下的科技產品 (包括傳統軟體到雲端產品),改善社會服務的營運,協助1500間非牟利機構面對數碼轉型。有非牟利機構就透過計劃,免費使用微軟的雲端技術,簡化捐贈物品程序,大大節省營運成本。

2012年,微軟香港將公司的全球項目YouthSpark拓展至香港,與非牟利機構合作,每年為400名青少年提供免費數碼技能培訓。今年,YouthSpark香港計劃專門服務有肢體傷殘或其他學習需要的青年,協助他們應付數碼轉型下全新工種的挑戰。這些例子,正正體現了Cally所說「與社區肩並肩向前行」的信念。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善用科技專長 跨界別持久合作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一直是科技界最熱門的研究領域,這也是微軟的重點科研範疇之一。Cally說︰「坊間有很多謬誤,以為AI科技高深莫測,只能幫到大企業或專家,我們很想打破這誤解。」她舉例,微軟的「Seeing AI」免費應用程式,運用人工智慧替智障人士描述眼前的人和物,能大大改善他們的社交生活,有助他們發展社會資本。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Cally深信,要發展社會資本,公司須與不同界別合作,大家各展所長,取長補短,才能達到協同效應。「我們最能回饋社區的便是我們的科技專長,而社福界則懂得如何有效接觸服務對象,大家相輔相成,合作無間。」不僅是社福界,微軟又會主動連結商界夥伴為青年人提供工作機會。

此外,早於2004年,微軟就與教育局合作推行創新科技教學,運用信息技術和電子學習模式提升教學質素。雙方每隔五年便會訂立合作框架,彼此協作至今已14年。另外,微軟夥拍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信息技術資源中心,推廣產品捐贈計劃,彼此同樣合作逾14年之久。Cally笑言︰「所謂『日久知人心』,信任就是這樣建立起來。跨界別持續合作,大家更瞭解對方,合作自然更暢順。」

提升團隊精神 促進業務持續發展

微軟積極推動員工參與服務社區,去年就有180名企業義工,為80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立體繪畫工作坊,以科技激發他們的創意。Cally說︰「同事十分享受可以善用自己的專業回饋社會,他們覺得在公司工作很自豪,也可以藉此瞭解不同人士的需要。同事在辦公室以外互相合作,可以增進彼此瞭解,回到工作崗位後更有團隊精神。」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Cally補充︰「我們一方面以科技幫助非牟利機構和青少年,實踐社會共融;透過培訓,青少年能掌握未來職場上的數碼技能,支援香港的經濟轉型;同時又將雲端及AI技術的概念及運用推廣至更廣泛的地區,長遠而言為我們打造一個更有利的營商環境。」

善用企業專長,實踐跨界別協作,讓員工、企業、社區以至整個香港得益。Cally的分享,充分體現了商界積極參與建立社會資本所帶來的「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