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期基金通訊 — 學界總動員
Together WE Create
![]() |
歐鎧淳
香港遊泳運動員
團結就是力量
我相信在求學時期讓學生明白和懂得關愛身邊的人、事及社區,比單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都來得重要,其實這些也算是軟實力,就像運動員需要花上許多時間在自己的運動專業上。雖然運動員表面上好像犧牲了獲得工作經驗的機會,但實際上卻得到了比別人都強的軟實力,比如說是恒心、耐性、面對逆境的心態,而我們處理負面情緒的經驗都要比別人豐富。
運動員可以參與的社會服務也很多,例如可以抽出休息時間來到不同的學校、機構、團體、公司等分享當運動員的苦與樂,與香港市民共勉,也可以義務教授香港基層學生游泳技術和提供訓練。
我個人十分喜愛《十兄妹颱風總動員》這本深入淺出的書籍,圖畫色彩鮮豔,十兄妹造型突出,輕易吸引小朋友一直看到最後。故事的結尾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大家能一起解決問題,才有最真實的喜悅感。很多問題一個人不能解決,就算解決了也可能要花上許多時間和心力。如果一班人共同解決,問題自然簡單得多,更會成為彼此珍貴的回憶。所謂「一支竹仔會易折彎,幾支竹一紮斷折難。心堅志毅勇敢,團結方可有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再加上心堅志毅勇敢,再大的挑戰也不怕。
![]() |
陳葒
前中學校長、「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
善用社會資本
十多年前在我當創校校長的學校,我會著意和校外機構、企業、社福團體,以及區內的屋邨和區議員辦事處建立合作網路,從而在專業、人手、經費和物資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援,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
比如我們商業科有一個「地產從業」的校本課程,由一家著名地產公司協助我們的老師設計課程,並定期安排精英從業員帶我們的學生到新樓盤實地參觀,近距離觀摩從業員為客戶介紹單位的實況,使學生大開眼界。又比如我們和區議員和區內公共屋邨管理委員會合作,利用屋邨內的空置地方設立閱讀中心 ── 我校提供書籍,學生則在課餘和假日義務輪流當值,為區內居民提供方便的閱讀服務。
後來我離開學校,成立了為基層學生免費補習的慈善機構,換了一個身份,反過來由我去找學校合作。有中學在週末借出場地給我們開辦免費遊戲班,由他們的學生擔任義務助教。此舉可讓該校學生得到鍛鍊機會,以及課程所需的服務時數,該區基層幼童也得到我們的免費學前教育服務,確是多贏的協作。
無論學校也好,慈善或商業機構也好,單打獨鬥往往事倍功半,只有善用社會資本,各界互相協作,產生協同效應,才能創造更大的服務價值,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 |
陳國康博士
基金委員會委員
走出課室 恒常實踐
德育是全人發展的重要一環,目的除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懂得分析判斷之外,付諸實踐也很重要。社會資本的目標是推廣正面的文化和價值觀,鼓勵個人及群體之間建立及鞏固網路,滿足需要及增強融和,而個人亦有所成長。從這角度看,兩者有相同的取向及目標,社會資本亦注意個人及社區/社會網路的發展,並以此為介入問題的一個方法。
縱觀在學校推行的社會資本計劃,均重視避免空談,走出課室,透過恒常的實踐機會,參與者能親身經歷丶啓發及學習。這可以令經歷更生活化、更實在,效果亦會更持久。
這些計劃參與者,由幼稚園至大學,由校長丶老師及學生至家長及校友。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在社區中一向擁有令人尊敬的地位,它們願意開放校園,調撥資源,推動結網,令各持份者各展所長,發揮力量,不但能滿足社區內的需要,參與者亦得到成長,受助者可以成功轉化為施助者,教師的經歷得以拓濶,家庭及社區的凝聚力亦得以加強。
這些計劃的成功經驗,在在顯示學校是非常重要的夥伴。當然,學校亦需要大家的持續支援。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建立更積極正面的社會資本。
![]() |
梁嘉琪
電視節目主持及演員
長久相處的快樂
在《十兄妹颱風總動員》的故事裡,十兄妹不但義不容辭地協助婆婆重建居所,還感染其他鄰居一起加入,我覺得這份鄰里互助的精神,很值得推廣。尤其是小朋友,如果可以培養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們從小就懂得明白別人的處境和感受,我們的社區自然會多點關懷、少點衝突。
過去一年,我在香港學生輔助會轄下一所群育學校當義工,定期探訪一班在情緒或行為上需要特殊支援的小學生、跟他們外出遊玩、參加他們的畢業禮、和他們一起粉飾校園。我會盡量抽時間,每一至兩個月都與他們見面。別人以為他們難相處,其實我覺得他們很可愛,還不時為我送上糖果和小禮物,真的很窩心。
小時候,我也試過探訪長者。不過,那些都是單次服務,不能 與長者建立長遠關係。和這班學生相處,讓我深深體會與服務對像建立長期關係的重要。他們知道有人長期關心自己,我也能和他們建立起深厚感情,更瞭解他們的需要,那份滿足感不能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