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8期基金通訊 — 共•商•善舉
大有大做 小有小做 善用專長 相得益彰

無論是大企業或小商戶,
作為社區一份子,
一樣可以貢獻專長,
共襄善舉,
建立社會資本。


大快活集團
聘用少數族裔 推動共融

參與計劃 「家庭Power Up-跨種族『家、鄰、社』社會資本計劃」及「共融種子」跨種族社會資本發展計劃
推行機構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麥理浩)

大企業需要穩定又可靠的人手維持營運,同時也能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工作機會。大快活自2010年起便善用這企業特質,先後參與兩個推動社會共融的基金計劃,持續為少數族裔提供工作機會。

早於十多年前,大快活已聘用少數族裔,但不同種族的員工之間,出現了不少溝通和文化差異問題。透過參與基金計劃,大快活聘用由麥理浩轉介的少數族裔人士,雙方一起為新入職的少數族裔員工提供中文及職業技巧培訓。麥理浩又為大快活的本地員工舉辦多元文化敏感度訓練,講解少數族裔的文化、生活習慣、宗教和相處要點等,讓不同族裔的員工及管理層更瞭解彼此的文化差異。

大快活一方面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公司參與計劃後亦對多元文化有更深認識,員工之間相處更融洽,少數族裔員工對公司更有歸屬感,可謂「多贏」。現時,推動社會共融已成為大快活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新模式。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東成藥行
街坊小店 不遺餘力

參與計劃 「腦」友鄰舍守護計劃
推行機構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中心)

位於彩霞邨的東成藥行,有二十多年曆史,是街坊聊天的聚腳點。雖然只是一間地區小店,但藥行一樣懂得善用專長,實踐鄰舍守望相助精神。

東成藥行發揮地利以及與街坊熟稔的優勢,在「腦」友鄰舍守護計劃中擔任「愛心商戶」,協助識別區內疑似認知障礙癥患者(如留意長者光顧時,會否重覆購買某種用品)、主動向患者提供協助(如找續時清楚講解找續銀碼),並在有需要時通知中心作出跟進。

東成藥行店子雖小,亦願意借出場地,讓中心為認知障礙癥患者提供生活技能訓練、防走失演習等;店內又擺放了計劃的宣傳品,令更多街坊接觸到計劃資訊,加深對認知障礙癥的瞭解,建立更包容和友善的社區。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力新清潔有限公司
善用專長 服務長者

參與計劃 「愛‧鄰‧社」護助同行計劃、「護老紅娘」社區支援網路計劃
推行機構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麥理浩)

力新的企業義工隊自2011年開始參與基金計劃,他們參與的緣起是因為他們的員工年紀較大,更容易明白長者的需要,於是便與麥理浩展開服務長者的協作。

由於區內不少長者均行動不便,難以自行徹底清潔家居。義工上門探訪時,見長者家居環境惡劣,亦不知從何入手。於是,力新便發揮其專長,不單為長者提供家居清潔及顧問服務,更為義工舉辦清潔技巧工作坊。

經過多年合作,力新和中心之間默契漸生,雙方建立了長遠的夥伴關係,可謂合作無間。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無論是大企業或小商戶,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時,不妨多考慮企業專長及員工技能,實行「大有大做,小有小做」,凹凸互補,讓人情味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