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8期基金通訊 — 共•商•善舉
來稿天地 - 長幼共融 帶來快樂和動力
計劃名稱:「智慧長者」青少年科技大使計劃  推行機構: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同學是我的靈丹妙藥
長幼共融 帶來快樂和動力

「我相信快樂是種令人健康和幸福的靈丹妙藥,我在譚李麗芬中學的同學身上找到了。」

長者冰心時常掛著微笑,對人十分友善,經常主動幫助別人,是眾人的「開心果」,但原來開心果背後亦有很多辛酸故事。她曾因經濟轉型而失業,更不幸患上癌癥,幸好豁達開朗的她並沒有被打垮。

同學是「靈丹妙藥」

冰心透過長者學苑認識「智慧長者」青少年科技大使計劃,最初只打算參加一些課程,例如學習使用手機通訊軟體。活動中,同學擔任「小老師」教導長者使用手機,他們的愛心和活力令冰心非常欣賞,「雖然同學性格迥異,但全都很有禮貌,不厭其煩地回答我們的提問,和他們相處真的很快樂!」冰心漸漸由參加者變成義工,希望有機會與同學分享人生經驗和服務他人。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冰心曾帶領同學外出探訪獨居長者,每次她都盡心盡力地幫忙準備活動,並在過程中教導同學正確的態度及價值觀。縱使活動後感到疲累,但冰心形容同學是她的「靈丹妙藥」:「他們給我很多正能量和快樂,令我感到年輕了,身上的病痛彷彿也隨之消失!」。

「同學短訊問候,像家人般窩心!」

冰心很珍惜每次與學生們的相聚,與一些較熟稔的同學還會私下聯繫,間中互相問好或相約一起活動。其中她與林巧嵐同學最熟絡,「縱然年齡相差很多,但無阻我們成為好朋友」。冰心笑言收到同學的問候短訊最令她窩心,一句簡單的問候和祝福,背後的心意和人情味皆難能可貴。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透過計劃,冰心從同學中得到快樂和動力,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同學則在冰心身上學會與長者相處,領略她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們期望計劃繼續透過科技加強學校與社區聯繫,促進長幼共融,發揮長者和青少年的力量之餘,亦令他們活得更豐盛。

<來稿天地>歡迎計劃團隊、參與者、義工、協作夥伴等踴躍投稿,分享參與計劃的感想、體會和當中的感人片段。 來稿要求:文字、圖畫、相片加說明等,形式不限;文字稿不多於800字,並提供最少8張相關的清晰相片(不少於700k) 投稿方法:將電子存檔之來稿及相片電郵至基金秘書處 (janmak@lwb.gov.hk);將畫作郵寄至︰香港鰂魚涌海灣街一號華懋交易廣場4樓401-402室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秘書處;以任何方式遞交,均須註明「基金通訊投稿」。 提醒事項:請投稿人/機構確保所提供作刊登之個人資料及相片,已取得有關人士及相中人的同意,基金對來稿擁有最終編輯權,投稿人所提供的數據將不予發還,如有特別需要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