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7期基金通訊 — 網路「耆」兵
A New Look at CSR - 多元化業務建立社會資本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鄧祥兒
新建立集團有限公司企業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

新建立集團有限公司(新建立)重視企業社會責任,設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為集團定立方向及目標。企業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鄧祥兒(Sheila)表示,新建立鼓勵旗下業務善用各自專長,集結跨界別力量,適切迴應社會需要,透過參與建立社會資本,讓企業和社會得以可持續發展。新建立獲頒2016社會資本卓越夥伴獎(企業),以表揚其對香港社會資本建立作出的努力及貢獻。

建立新動力

集團在香港的業務涵蓋海陸空及建築工程等,現時有一萬五千名員工,當中約一千六百名為核心企業義工,Sheila說新建立一直把社會資本理念納入企業社會責任的策略中:「我們對『社會資本』這個社會學名詞並不陌生,因為它包含的理念其實存在已久:就是善用專長,建立長遠、持續及互惠互利的關係,而非只提供單次性的慈善服務。」

Sheila指集團的理念是,善用不同界別所長,互補不足,一起服務社會。「社福機構知道如何在社區推行計劃,亦掌握服務對象的需要。企業則有人力物力、專業技能及知識。而新建立作為綜合企業,我們除了擁有關係密切的成員公司,多元化的業務更可以連繫不同業務夥伴及社區夥伴,一點一點,一線一線,織成很大的網路,以及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四個轆」巧遇「兩個轆」

集團的企業義工隊「新建立愛心聯盟」成立16年,平均每年組織及參與超過100項服務。Sheila坦言義工隊亦面對挑戰:「這麼多長期義工,他們已經做過不同類型的服務,我們可以如何注入新思維、新動力,激發更多員工參與呢?」因此,新建立參與了基金舉辦的「跨界別合作會面」,期望透過這個平臺尋找新夥伴商討新合作計劃。

會面成功促成好「姻緣」,集團先後參與了由復康會推行的「SMARTCare‧有您友里」照顧者支援網路計劃,以及由聖公會推行的「康健一線」- 跨專業地區健康推廣計劃。

Sheila表示集團一直關注社會老齡化問題,該兩個計劃均以健康為介入點,關顧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大家便一拍即合。她舉出一個善用企業專長,支援計劃的例子:「我們的企業義工有很多是車長、技工、工程師,他們有手藝有愛心,我們便構想到善用維修車輛的技能至長者的輪椅上。因此,我們跟聖公會合辦課程,培訓義工維修輪椅的技巧。企業義工則透過定期探訪,替老人家的輪椅作例行檢查及簡單維修。」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由Speed dating開始 建立互信關係

Sheila笑言參與「跨界別合作會面」好比Speed dating(極速約會)。雙方因理念相近開始「拍拖」,但初時不熟悉對方,便先展開一些短期合作,待建立互信後,就可開展更有策略及影響力的長期計劃。

Sheila續說,這些跨界別平臺對商界來說十分重要:「有些規模較細的成員公司及很有心的業務夥伴,曾向我們表示不知如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透過這些跨界別平臺,商界可以一次過認識很多社福團體,繼而選擇有共同關注議題的組織商討合作方案。」

大勢所趨 多方得益

企業的參與,不單在社區建立了網路,同時亦在集團內累積了社會資本。「我們的同事分佈全港不同地方,透過參與社會資本建立的活動,不但能橫向凝聚各部門的同事,縱向連繫管理層和前線員工;亦能增強成員公司在業務需要以外的溝通及互信。」

除參與基金資助計劃,新建立亦出錢出力,於不同社區為不同群體建立社會資本:包括為北區長者建立聚腳點「青健坊1」,透過家訪、社區活動,為居於偏遠鄉村的長者及其家庭建立社區支援網;於葵青及荃灣試行「建立生涯路」計劃,透過培訓、企業參觀、師友輔導及工作影子體驗等,支援及承托青少年發展。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Sheila認為推動社會資本的建立是極具意義的工作:「這個亦是大勢所趨,一方面上市公司須披露有關社區參與的數據;另一方面,社會亦愈來愈期望多一些關心社會及善待員工的良心企業。」

基金定期舉辦跨界別合作會面讓各界代表互相交流,共建社會資本。
有興趣參與成為基金計劃協作夥伴的企業,歡迎聯繫基金秘書處。
查詢電話: 2503 2055



注1. 青健坊是新建立集團慈善基金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合作成立的社會企業,專為身體機能受損及患有認知障礙癥的長者提供一站式的日間照顧服務,包括專業護理、復康治療、認知訓練及社交康樂等,以促進長者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