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期基金通訊 — 街坊情 植根新社區
計劃大發現
「一家人」鄰里互助計劃
![]() |
執行機構 | : | 救世軍屯門東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
計劃推展期 | : | 2012年7月16日至2015年7月15日 |
對象 | : | 屯門富泰邨內的家庭 |
推行地區 | : | 屯門區 |
資助金額 | : | $2,060,000 |
主要協作夥伴 | : |
|
目的 | : |
|
計劃策略 | : |
|
![]() |
![]() |
「謝謝你們的心意,這是我三十年裡第一次吃團年飯。」
「如果唔繫有佢哋,可能一星期都講唔到幾多嘢。」
「梗繫好!一個人無咩幾可飲到老火湯。」
三句來自富泰邨街坊的分享感言,便透視了「一家人」鄰里互助計劃的精髓。富泰邨位於屯門東,與屯門市中心距離較遠,屋邨的配套設施並不足夠,但卻聚居了不同背景的居民,如低收入家庭、單親家庭、獨居長者、新來港人士及南亞裔家庭等。救世軍屯門東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透過此計劃,為屯門富泰邨居民建設安善社區網絡,建立跨族裔、跨代及跨界別的互助平臺,使居民之間建立一份「一家人」的感覺。
![]() |
「一碗靚湯」.多一份溫暖
計劃以「健康生活」為主題,推行了不少有關健康的活動,例如社區健康檢查日、「一碗靚湯」、製作健康食品等活動。計劃剛推行時,在區內招募婦女義工(睦鄰大使),透過烹飪交流等興趣活動建立她們的凝聚力。正因婦女義工碧梅對長者有一份油然而生的關懷─「獨居長者行動不便,一個人居住應該甚少喝到一碗熱騰騰的湯。如能為他們提供健康湯水,就可以令他們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促使計劃成立了「一碗靚湯」服務隊,更成爲了計劃的招牌活動。
中國人的一碗靚湯,不但充滿營養,而且盛載著愛與關懷。睦鄰大使帶同親自烹調的時令湯水或過節食品,持續探訪預先配對的獨居長者,為他們送上關懷和慰問。而每當在邨內相遇時,睦鄰大使均主動向長者表達關心,讓他們重新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
締結跨界別協作
「一碗靚湯」服務隊漸漸吸引了嶺南大學(嶺大)服務研習處的學生加入,睦鄰大使與嶺大的學生義工除了跨年齡合作探訪及籌備各項活動外,大學生們更發揮青年人的創意,將「一碗靚湯」延伸發展至「一碗糖水」,設計及製作健康糖水送給區內長者,將人情「甜」味帶進社區,延續發揮關愛、鄰里互助的精神。
此外,計劃團隊連繫了屈臣氏集團,定期舉行以「健康生活」為主題的嘉年華,此介入點既回應了地區需要,亦締結了跨界別協作。企業義工(包括護士和營養師)與樓長和睦鄰大使一同製作健康食品探訪獨居長者,並提供簡單的身體檢查及教授義工正確使用量血壓機等,齊心建立跨界別協作平臺,發揮凹凸互補、互助互惠的精神。
「一家人」互助網絡
計劃資助期於2015年7月結束,透過「一碗靚湯」服務隊,已成功令婦女角色轉化,由參加者成為策劃者,負責設計湯水款式、購買材料、聯繫長者和安排探訪流程等,實踐當家作主的精神。同時,35位來自不同界別的成員,包括居民、地區團體、學校、政府部門及社會福利機構的代表組成的「一家人」互助網絡,會定期每季舉行「一家人」顧問委員會會議,持續地在社區上累積社會資本。
計劃的願景是人人響應「多一碗水、多一碗湯、多一份溫暖」的互助互惠精神,令邨內的鄰里支援網絡可以持續發展。
「一家人」 鄰里互助計劃
推行策略 | 介入點 | 跨界別協作平臺及推行專案 |
「一家人」顧問委員會 社區組織及居民代表透過此平臺,互相交流意見及地區資訊。 |
健 康 生 活 |
樓長、睦鄰大使、嶺南大學 舉辦「一碗靚湯」、「一碗糖水」,由義工帶同健康湯水及糖水探訪預先配對的獨居長者或有需要的家庭。 |
樓長制度
|
地區組織、互委會
|
|
社福機構
|
||
睦鄰大使
|
||
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