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4期基金通訊 — 街坊情 植根新社區
來稿天地
融義.友愛 – 跨代共融計劃 Teens Fraternity
 推行機構:協青社 城市之峰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長者義工 陳女士


加入協青社「融義‧友愛」義工組,我感到眼界大開,亦有很多開心回憶。記得一次,我和青年義工Thomas負責攤位遊戲,熱得汗流浹背。他不時提醒我要多坐下休息,令我很窩心。又有一次中秋聚會,每個參加者可做一個冰皮月餅。我做的一個圖案不清晰,而身旁的年青人做的完美多了。我稱讚他做得好,他想也不想便送了給我。我高興地告訴他我有兩個孫子,可以給他們每人一個了。這是我做義工以來最珍貴的禮物。

其實珍貴的禮物又豈只這些?計劃讓我與很多青年人和社區人士合作,明白自己要改善溝通技巧。我多麼希望能再次參與「融義‧友愛」,令我們這班「老青」的生活更充實。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人士 張先生


參與「融義‧友愛」,最深刻的是每次義工聚會上,三個不同年齡層的人原來可以打成一片。從長者身上,我學到不少人生經驗,亦發現他們其實人老心不老;從青少年身上我則感到很多活力和創意,所以我很珍惜和大家相聚的時刻。

計劃亦讓我變得更有耐性。我比較容易不耐煩,常因對方太多提問而煩躁。計劃中我不時會接觸長者,他們有些理解資訊較慢,這讓我從中學習了放慢自己,並會多作解釋,讓他人能明白我的想法。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青年義工 鄺同學


參與計劃後,我除了有機會學習雜耍如轉碟和扯鈴,還可與不同的社區人士和長者相處,一起籌辦嘉年華和合作表演;更開心的是我們會定期聚會,一起慶祝節日。這計劃讓我學會用不同方法與社區人士和長者相處,亦讓我更自信和外向,在讀書外找到另一個方向。

融義.友愛 – 跨代共融計劃

透過一系列的跨代文化互動,包括社區青年大使培訓、「融義.先峰團」社區義工培訓及社區義務實踐等,為區內之高危青少年、社區人士及弱勢長者提供溝通合作的平臺彼此建構深厚和諧之感情,以及互諒互信的關係,促進社區共融,發揮社會資本的效用。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關鍵協作夥伴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柴灣長者地區中心

很欣賞「融義‧友愛」跨代共融計劃,讓青年人和長者可以互相學習、分享和交流。充滿活力的青年人,教導長者學習現代舞,讓長者有新的體驗;而人生經驗豐富的長者,亦令年青人獲益良多。

此外,「協青社」一班熱誠、熱心的同事亦很值得欣賞。他們帶領一班青年人成長,重建自信,並學曉如何和長者相處。這計劃彰顯了「生命影響生命」,非常有意義,希望它可以延續下去,幫助更多青年人。

<來稿天地>歡迎計劃團隊、參與者、義工、協作夥伴等踴躍投稿,分享參與計劃的感想、體會和當中的感人片段。 來稿要求文字、圖畫、相片加說明等,形式不限;文字稿不多於800字,並提供最少8張相關的清晰相片(不少於700k) 投稿方法將電子存檔之來稿及相片電郵至基金秘書處 (janmak@lwb.gov.hk);將畫作郵寄至︰香港鰂魚涌海灣街一號華懋交易廣場4樓401-402室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秘書處;以任何方式遞交,均須註明「基金通訊投稿」。 提醒事項請投稿人/機構確保所提供作刊登之個人資料及相片,已取得有關人士及相中人的同意,基金對來稿擁有最終編輯權,投稿人所提供的數據將不予發還,如有特別需要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