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4期基金通訊 — 街坊情 植根新社區
來稿天地
童心結網建未來
 推行機構:保良局生涯規劃及理財教育中心

人情味是我們生活中珍視的人際關係要素。要將人情味作為活動主題,應該如何實踐呢?尤其對象是小五學生,年紀那麼少,可以怎樣令他們明白,人情味這樣深奧又抽像的道理呢?

在「童心結網建未來」計劃獲得基金撥款後,工作團隊花了許多時間構思如何向參與計劃的「商、校、家、社」介紹人情味。我們發現,人情味需在人與人之間互動才會呈現出來。於是,我們選定了在荃灣區小學推行計劃中先導活動「情常在」偵探式體驗互動劇場,由團隊帶領企業義工(商)、小五學生(校)、家長義工(家)一起互動,體現人情味。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劇場開始時,一班小五學生化身成「冷冰冰鎮」的小居民,在工作間、研究所、醫院等場境,遇上由企業義工和家長義工扮演的冷冰冰老闆和鎮上居民,然後在中段的互動討論中,從他們的角度,提出加強人情味的方法,例如:當有人生病時,提出親切問候;當有人工作犯錯時,老闆並不責罵,而是給予提醒和空間。當然,一句鼓勵的說話、一個嘉許的笑容,更有助提升人情味!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劇場的下半部,身兼演員和組長的企業義工和家長義工,會邀請所有小居民再度進入「冷冰冰鎮」,並實踐他們提出的人情味建議,令冷冰冰的小鎮變得充滿歡笑聲。一如小居民所說:「有人情味的小鎮比冷冰冰好得多!」。而互動劇場的經驗亦令參與的企業義工及家長義工,反思自己對人情味的生活實踐。其中一位企業義工分享說,以後上班會多抬起頭與同事打招呼。這份醒覺,奇妙地來自於與他互動的小五學生!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活動完結後,計劃亦安排小組義工服務及企業義工分享,讓學生把他們發掘到的人情味延伸至校園及社區生活。例如荃灣官立小學的小五學生便在後續的小組活動,化身成「情常在」大使,主動照顧校內的小一學生,當知道師弟妹們將第一次面對學校測驗,便親手製作心意卡為他們打氣,把人情味實踐在生活當中!

最後,我們期望在來年能夠結連更多的企業義工與小學生,推行師友計劃,服務更多荃灣區的長者中心,使荃灣區更有人情味。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其他參與計劃的學校包括(依學校英文名稱排序):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
海壩街官立小學
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


<來稿天地>歡迎計劃團隊、參與者、義工、協作夥伴等踴躍投稿,分享參與計劃的感想、體會和當中的感人片段。 來稿要求文字、圖畫、相片加說明等,形式不限;文字稿不多於800字,並提供最少8張相關的清晰相片(不少於700k) 投稿方法將電子存檔之來稿及相片電郵至基金秘書處 (janmak@lwb.gov.hk);將畫作郵寄至︰香港鰂魚涌海灣街一號華懋交易廣場4樓401-402室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秘書處;以任何方式遞交,均須註明「基金通訊投稿」。 提醒事項請投稿人/機構確保所提供作刊登之個人資料及相片,已取得有關人士及相中人的同意,基金對來稿擁有最終編輯權,投稿人所提供的數據將不予發還,如有特別需要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