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4期基金通訊 — 街坊情 植根新社區
主題故事 - 團結互助 在「晴」「朗」

座落於啟德發展區的啟晴邨及德朗邨,先後於2013年落成。不久,啟晴邨就發生連串新聞事件,連帶德朗邨的社區氣氛都經歷幾番起跌:由最初感到陌生冷漠到開始孕育街坊情,後又再次變得缺乏安全感,到現在街坊間能守望相助,築起互助網。各方合力在區內累積的人情味,令「晴」「朗」居民日漸溫暖。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機構合作 灌溉「沙漠」

在啟晴邨推行基金計劃的兩間機構:保良局溫林美賢耆暉中心(保良局中心)及香港聖公會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聖公會中心)努力栽培出街坊情。兩間機構在兩邨剛入夥時已開始服務,可說見證著區內變化。

保良局中心主任陳才洸(Terry)笑說:「最初這一帶簡直是沙漠!很多設施未完成,商場還在裝修,只得一架巴士接駁區外,居民生活很不方便。」聖公會中心督導主任郭敏儀姑娘憶述,早期需要天天來擺街站介紹地區資源。兩間機構就在那時開始合作,派出職員輪流當值,充份發揮合作精神。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好不容易才能打破隔膜,2014年5月啟晴邨發生的槍擊案,又霎時令邨民人心惶惶,特別是長者,出入都提心吊膽。兩間機構即時發揮合作精神,保良局中心在槍擊案發生後翌日就和社會福利署合辦講座,處理居民情緒問題。聖公會中心則利用之前在街站收集得來的聯繫數據,致電慰問居民,並轉介心理陰影較大的居民參加講座。

Terry回想此事件,讚歎各方的迴應都很快,即時發揮到支援居民的作用。這次危機更促成他們與不同機構加快連結,同時令更多社區人士認識他們。後來邨內出現鉛水問題,跨機構、跨界別、跨區的支援就更多,名副其實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郭姑娘說:「當媒體報導一出,翌日我們就收到『心靈雞湯兒童基金』免費送來數十個濾水器。我們即晚便安排職員上門,為家有懷孕婦女、嬰幼兒等最有需要的家庭先行安裝,以儘快紓緩他們的不安。」邨內的診所醫生也主動聯繫Terry看是否需要協辦講座,講解鉛水的影響。兩間機構與義工,紛紛協助有需要的居民到樓下取水;鄰里間亦互相借用水桶、手推車等物資,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助鄰有「里」心 長者作探熱針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為協助加快新邨居民融入社區,基金資助兩間機構於2015年3月同時展開計劃。由保良局中心推行的「助鄰有『里』心」計劃,目的是凝聚區內長者擔任義工角色,與新居民配對,藉此加快居民之間築起互助網路。

在2014年中遷入德朗邨的李少芳,就是透過此計劃認識長者義工陳金滿。少芳憶述當時自己剛不幸中風,遷入德朗邨後不時要出外覆診,幸得金滿陪伴,為她解決了許多不便,又介紹她認識地方資源及街坊,助她融入社區。年逾七十的金滿是啟晴邨新居民,她說最初也曾感到人生路不熟,但憑著主動打招呼,漸漸便和街坊打破隔膜。金滿說:「啟晴邨較多獨居或雙老長者需要關顧,我多年探訪長者的義工經驗正好派上用場。若見到有公公婆婆在公園呆坐,我會發揮『樓長』精神去跟他們搭訕,介紹他們來中心玩,讓他們感到社區溫暖。」

Terry笑說老人家是發掘有需要長者的最佳探熱針,亦是連繫社區的好幫手,故他們常鼓勵中心的長者多些主動幫忙結網。少芳和應說:「待我身體狀況較佳,便會傚法金滿做樓長,為社區出一分力。」金滿開心地說:「發揮互助精神,社區融洽,自己也會得益啊。」現時她們和一班老友記更組成WhatsApp群組,不時交流生活資訊。少芳笑言:「長者中心不開放時也無有怕!我們可以互相照顧。」大家都深感這種鄰里之間建立的網路,才是真正全年無休、持久運作!

「酵母.生命起動」關愛社區計劃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至於聖公會中心推行的「酵母.生命起動」關愛社區計劃,則透過各種學習班及義工探訪等活動來凝聚區內居民,建立社區支援網路,加快新居民適應新環境。居於區外的Susanna及居於德朗邨的Maggie,都參加了計劃的「酵to read」活動,學習做故事姨姨。她們最初是基於想提升自己和子女溝通的能力而參加,但後來都多了種使命感,希望發揮守望者的角色,協助中心關顧更多孩子,減少他們在區內四處流連的情況。

原來,因區內較多新來港家庭及低收入家庭,照顧孩子的資源較貧乏,形成兩種情況:孩子無人照顧,在外流連;或是家長因生活困難而愁坐家中,連帶孩子也甚少外出。故此中心認為透過家訪鼓勵更多家庭參與,並舉辦活動連繫街坊令家長和孩子懂得利用中心資源,兩者都很重要。Maggie不禁憶起去年9月發生的六歲女童失蹤案,她說當日街坊得知後都憂心忡忡,不少人更自發在街上尋找,直至翌日警方公佈尋回女童時,大家才鬆一口氣。Maggie和Susanna都說此事令她們感到鄰里互助很可貴,希望藉擔任故事姨姨可以感染下一代,傳承守望相助的精神。Maggie感嘆說:「一條邨就等於一家人,必需互相照應才行。」

推行計劃的社工周子晴表示:「計劃透過學習烹飪或講故事等活動,一方面讓婦女結網,並提升自己的能力,由參加者轉化做義工;同時可帶動更多小朋友和家庭參與,發揮漣漪效應,提升社區正能量。例如這群故事姨姨受訓完成後,就會走入小學和幼稚園為中心和社區繼續結網。」

由「沙漠」孕育出人情味

回望兩條新邨由落成至今,漸漸由「沙漠」變成能安居樂業之地,兩間機構感到他們作為先頭部隊所做的初步工作算是有點成效。Terry說:「人情味是需要時間累積的,當網路築成後,各方的互動和回饋就會促成人情味累積得更快更多。除了街坊情之外,其實這裡的商戶對社區也很有人情味。有次我們需緊急送飯,要向茶餐廳買飯,老闆卻分文不收義助我們!」郭姑娘和周子晴也深感認同,因為他們也試過想跟菜檔買剩菜來做活動,結果老闆也把剩菜免費送給他們。

兩間機構不諱言區內仍有很多地方需協助改善,因此展望今年聖公會聖十架小學及保良局何壽南小學遷入啟晴邨後,可進一步發揮家、校、社合作的力量,有更多空間和資源擴大互助網路;未來亦期待促成更多跨界別合作,得到更多區內、區外人士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