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8 年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論壇 - 社會資本 社區良方
專題討論二

繁榮鬧市 健康心靈

身心健康是個人健康的基礎。講者將討論專業服務及建立社會資本模式的介入手法如何互補,同時會分享如何善用不同界別的優勢和專長,以助精神病康復者及其家人在社區安居;並探討如何透過「社、醫、福」跨界別協作模式建立社區支援網路,以加強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及對精神病康復者的接納,共建健康心靈及和諧社區。

講者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陳濬靈博士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陳濬靈博士現為香港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副教授。他在麥基爾大學取得心理學學士學位,並於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獲得碩士及博士資格。他於哈佛醫學院劍橋健康聯盟及紐約長老會醫院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完成臨床訓練,研究創傷後的精神健康、生活方式治療、青少年正向發展及群體間關係。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趙漢文先生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總幹事

趙漢文先生從事社會工作達26年,於1995年加入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至今,現為總幹事,先後從事青少年工作、精神復康、就業培訓及扶貧服務,具備超過20年就業輔導、商界企業社會責任項目,與及營辦社會企業經驗。他過去多年積極連繫不同界別及社區協作夥伴,建立合作平臺及介入模式,推動機構的社會創新服務。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徐敏姿女士
怡和集團思健行政總監

徐敏姿女士於2016年加入怡和集團,曾任由集團為提倡精神健康而設的慈善組織思健經理,現為集團傳訊事務部對外事務經理。她於2018年獲委任為思健行政總監。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黃敏櫻女士
醫院管理局港島東醫院聯網(社區服務)榮譽顧問、社會資本摯友

黃敏櫻女士在醫院管理局服務23年,為註冊社工,曾擔任東區醫院社區及病人資源部部門經理及港島東醫院聯網社區服務統籌,發展三所病人資源中心及其病人賦能服務,亦協助建立七個醫社平臺及六個合作策略,促進醫院臨床團隊、社區夥伴及眾多持份者的交流及合作,帶動「醫社合作」的理念及實踐。

主持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陳崇一醫生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評審及評估小組委員會副主席、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香港浸信會醫院前行政總監

陳崇一醫生有超過30年高級醫院行政經驗,是倡導全人健康需有「身心社靈」四維嚮導的先驅;他積極支援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建立社會資本的使命,因為這能有效促進社會和個人的「社」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