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社「耆」緣
對你來說,醫院只是醫治病患的地方嗎?近年不少人推動「醫社合作」的理念,由醫院與社福機構攜手回應社區的多元需求。屯門醫院病人資源中心(中心)正正實踐這個理念,於年多前參與由博愛醫院李何少芳兒童及家庭服務發展中心推行的「再創『耆』織計劃」(註),整合醫院及社福機構各自的專業、資源及網絡,通過舉辦培訓及互助小組等,支援屯門區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照顧者。
眼見認知障礙症長者日漸增加,中心社工龔姑娘一直希望多行一步,與這班老友記同行前路。當認識計劃後,中心一口答允成為協作夥伴,「面對病患,醫護團隊提供的治療固然重要,但病人及其照顧者每日在社區生活,社區支援亦不可缺少。」
龔姑娘及計劃社工陳姑娘均認為,社區支援既是同路人的互助互勉,亦是關愛的氛圍,這些就是中心與計劃合作帶來的成果。透過合辦多個培訓小組,一方面鼓勵患者及照顧者學習不同技能,提升能力感及放鬆心情,同時為他們提供結識同路人的平台。龔姑娘憶述其中一次香薰按摩小組的溫馨場面:「當日一位伯伯學習按摩技巧後,便急不及待為身邊的太太按摩舒壓。那位婆婆笑說自己平日是伯伯的照顧者,那刻丈夫突然交換角色,送上『禮物』,實在甜在心頭!」
要營造一個長者友善社區,需要從宣傳教育入手,因此中心多次與計劃合作擺設街站及舉辦活動,向公眾及有需要的長者分享認知障礙症相關的資訊。龔姑娘表示:「在醫社合作下,中心協助辨別有需要的患者及其照顧者,而計劃團隊則運用其社區網絡,提供相應的訓練服務,大家互相補足。」
計劃社工陳姑娘指出,跨專業合作既醫病又醫心,雖然計劃即將結束,但希望今次成功合作能觸動更多醫社「耆」緣, 讓社會資源發揮更大效益。
註:「再創『耆』織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博愛醫院 - 李何少芳紀念兒童及家庭發展中心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先生
眼見認知障礙症長者日漸增加,中心社工龔姑娘一直希望多行一步,與這班老友記同行前路。當認識計劃後,中心一口答允成為協作夥伴,「面對病患,醫護團隊提供的治療固然重要,但病人及其照顧者每日在社區生活,社區支援亦不可缺少。」
龔姑娘及計劃社工陳姑娘均認為,社區支援既是同路人的互助互勉,亦是關愛的氛圍,這些就是中心與計劃合作帶來的成果。透過合辦多個培訓小組,一方面鼓勵患者及照顧者學習不同技能,提升能力感及放鬆心情,同時為他們提供結識同路人的平台。龔姑娘憶述其中一次香薰按摩小組的溫馨場面:「當日一位伯伯學習按摩技巧後,便急不及待為身邊的太太按摩舒壓。那位婆婆笑說自己平日是伯伯的照顧者,那刻丈夫突然交換角色,送上『禮物』,實在甜在心頭!」
要營造一個長者友善社區,需要從宣傳教育入手,因此中心多次與計劃合作擺設街站及舉辦活動,向公眾及有需要的長者分享認知障礙症相關的資訊。龔姑娘表示:「在醫社合作下,中心協助辨別有需要的患者及其照顧者,而計劃團隊則運用其社區網絡,提供相應的訓練服務,大家互相補足。」
計劃社工陳姑娘指出,跨專業合作既醫病又醫心,雖然計劃即將結束,但希望今次成功合作能觸動更多醫社「耆」緣, 讓社會資源發揮更大效益。
註:「再創『耆』織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博愛醫院 - 李何少芳紀念兒童及家庭發展中心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