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童伴姨姨



近年照顧者壓力問題備受關注,照顧者每天埋首於家務及照顧工作,往往積累了不少壓力而不自知。育有兩名兒子的全職媽媽Ivy亦有同樣經歷,更一度「收埋」自己。「全職媽媽的生活每天圍著小朋友打轉,社交圈子變得狹窄。加上前幾年遷到洪福邨時,對周邊的人和事皆感到陌生,便不知不覺慢慢封閉自己。」

去年Ivy在樓座大堂看到「洪孩兒『叻』WORK─社區家庭網絡支援計劃」(註)的宣傳海報,被當中的親子活動吸引,便加入計劃。在眾多的計劃項目中,她最享受定期舉行的照顧者互助小組。「小組的參加者大多是全職媽媽,大家邊做手工邊吐苦水,感覺壓力驟然釋放。漸漸地,小組成為我生活一部分,如果一星期沒有開組,我便會感到失落。」

在小組認識了不同街坊後,Ivy開始開放自己,不但主動參與培訓成為義工「童伴爸媽」,協助策劃親子活動,更受其他媽媽啟發,上網自學手工藝。「當初學習是希望藉此跟兒子多些互動,沒想到這些得意的手作也可以連結社區。每當有社區活動或大時大節,我也會製作一些手作,送給街坊聊表心意。」Ivy自豪地說在社區多了一個「身份」:「現在街坊都不是叫我做Ivy或『乜師奶』,而是稱呼我為『手工姨姨』呢!」。

Ivy會帶同兩名兒子參與活動,漸漸地亦看見兒子的轉變。「以往他們大多留在家中,自從接觸多了社區,他們也學懂了關心別人。就如早前大兒子在小組內看到街坊有些爭拗,他亦主動上前了解及嘗試緩和氣氛呢!」

計劃社工寶姑娘表示自洪福邨於數年前落成後,社區多了不少年輕家庭,計劃推動家庭照顧者參與社區,一方面藉同路人網絡回應照顧者的需要,同時亦讓他們有機會發揮所長。「家庭照顧者作為家長,最了解小朋友的需要,由他們為計劃出謀獻策,能讓服務更加到位。」展望未來,寶姑娘希望能凝聚更多家庭及不同界別參與,編織更緊密及鞏固的社區網絡。

註:洪孩兒「叻」WORK - 社區家庭網絡支援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社區發展推動基金有限公司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先生
photo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