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一千日
「我跟太太從沒想過兒子有發展遲緩問題,只是觀察到他跟同齡的小朋友有『少少唔同』,例如聽到名字或指令時不瞅不睬,我們以為他只是年紀小而聽不懂。直到他兩歲半時,仍未識說話,我們才開始意識到有問題,經評估後診斷為自閉症跟言語遲緩。」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黃先生表示猶如世界末日,不禁跟太太抱頭痛哭。
由於怕被人標籤,黃先生向來很少向人傾訴及求助,只是與太太不停上網或看書了解相關資訊。直至去年,他們在「通訊群組」認識「黃金一千日計劃」(註),得知計劃支援發展遲緩的幼兒及家長,便報名參與,希望從中找到出路。「在親子小組及家長小組中,除了學到實用的育兒及訓練技巧外,更重要是認識到同路人,終於不用『收埋收埋』,可以放膽分享子女的情況。」
黃先生笑言自己最初有如「盲頭烏蠅」,為兒子四出「撲」服務,把一家人的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更一度令兒子的情緒變差、自己跟太太亦壓力爆煲。但自從聽了同路人的分享後,他便有所反思:「每個小朋友的成長步伐都不一樣,我們不應比較或追趕進度,只要他健康快樂就已足夠!」
計劃統籌人莊倩怡主任表示零至三歲為幫助幼兒發展的「黃金一千日」,惟學前復康服務輪候時間長,故開展計劃,希望以社區網絡及資源承托有發展需要之幼兒及家長的需要。她分享計劃成效:「很多家長就如黃先生一樣,最初難以接受或選擇獨自面對,但自從在計劃認識到同路人及協作夥伴所提供的支援後,便慢慢開放自己,勇敢面對。現在有不少家長更成為好友,互相照應,例如幫手托兒、相約參加訓練等。」莊主任打趣地說:「最初以為計劃主要連結到區內的媽媽,但出乎意料地,不少爸爸也參與其中。爸爸們願意為子女走進社區,有助我們建立一個全面的互助網絡呢!」
註:「黃金一千日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東華三院馬孔令琦兒童發展中心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副主席沈豪傑先生
由於怕被人標籤,黃先生向來很少向人傾訴及求助,只是與太太不停上網或看書了解相關資訊。直至去年,他們在「通訊群組」認識「黃金一千日計劃」(註),得知計劃支援發展遲緩的幼兒及家長,便報名參與,希望從中找到出路。「在親子小組及家長小組中,除了學到實用的育兒及訓練技巧外,更重要是認識到同路人,終於不用『收埋收埋』,可以放膽分享子女的情況。」
黃先生笑言自己最初有如「盲頭烏蠅」,為兒子四出「撲」服務,把一家人的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更一度令兒子的情緒變差、自己跟太太亦壓力爆煲。但自從聽了同路人的分享後,他便有所反思:「每個小朋友的成長步伐都不一樣,我們不應比較或追趕進度,只要他健康快樂就已足夠!」
計劃統籌人莊倩怡主任表示零至三歲為幫助幼兒發展的「黃金一千日」,惟學前復康服務輪候時間長,故開展計劃,希望以社區網絡及資源承托有發展需要之幼兒及家長的需要。她分享計劃成效:「很多家長就如黃先生一樣,最初難以接受或選擇獨自面對,但自從在計劃認識到同路人及協作夥伴所提供的支援後,便慢慢開放自己,勇敢面對。現在有不少家長更成為好友,互相照應,例如幫手托兒、相約參加訓練等。」莊主任打趣地說:「最初以為計劃主要連結到區內的媽媽,但出乎意料地,不少爸爸也參與其中。爸爸們願意為子女走進社區,有助我們建立一個全面的互助網絡呢!」
註:「黃金一千日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東華三院馬孔令琦兒童發展中心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副主席沈豪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