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家」多點連繫



「退休前我是一名教師,因此對學業的要求較為嚴謹。還記得當初教功課輔導班時,我嚴格要求小朋友把功課完成,但他們經常表現得萬般不願意,有時更發脾氣,令我苦惱不已。後來我從聊天中發現他們的行為或情緒問題大多源自家庭或學校的壓力,令我反思他們需要的並不是成績的滿足感,而是一個支援他們成長的同行者。」林太有感而發。

林太曾是一名嚴師,去年10月透過教會認識「耆義家多點」社區家庭支援計劃(註),她認為計劃別具意義,加上眼見疫情下不少學生終日在家「困獸鬥」,因此主動參與計劃成為義工,希望運用自己的教學經驗,支援同區的學生。她主力協助帶領「非一般功課班」,「功課班的工作量不比學校少,除了『跟功課』外,亦要安排不同活動,如手工、桌遊等,希望寓教於樂,提升他們的社交能力。」

她欣慰看到小朋友的轉變,「其中一名有學習障礙的小朋友最初默不作聲,只願意與個別導師溝通。但經過相處後,逐漸被我們『融化』,不單學會表達,更主動跟其他導師和小朋友交談。」她亦在計劃中認識了一班同區的家長,大家一起交流家庭、婚姻、學習等問題,漸漸地,她發現一起同行的,除了學生,還有家長,大家不知不覺建立起亦師亦友般的關係。

計劃社工Raymond指隨著近年葵青區核心家庭數目有所增加,對支援服務的需求亦相對提升。有見及此,計劃透過連繫地區團體,招募區內有心有力的居民成為義工,發揮所長協助推行不同的活動,如功課班、拉筋班、親子手工班等,藉此搭建鄰里互助網絡。「雖然計劃只推行了一年多,但居民間已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就如早前第五波疫情時,居民亦主動協助確診家庭購買糧食、慰問獨居長者等,可見家與家及社區間的連繫更形密切。」

註︰「耆義家多點」社區家庭支援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葵芳愛鄰社有限公司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先生
photo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