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愛共融
「今年初疫情嚴峻時,佐敦一帶突然被封區。由於該區有不少少數族裔居住,他們大多不諳中英文,所以當我一接到消息便立刻趕去幫忙,挨家挨戶解釋封區及檢測安排。雖然通宵達旦地做了十幾個鐘,但能夠擔當本地人與少數族裔的橋樑,幫到社區,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夏天生憶述封區時的情景。
二十出頭的天生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人,雖然自幼便操得一口流利廣東話,但礙於膚色、文化差異、社交圈子等原因,一直有感自己未能真正融入香港。數年前,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不分你我他」社區鄰舍長者關顧計劃,為進一步走進社區,便一口答應參加。在計劃中,天生與本地長者作義工配對,定期「行孖咇」探訪油尖旺區的長者。「初初都擔心我的拍檔或探訪對象會戴有色眼鏡看待我,但接觸後發現原來本地人對我們的生活很感興趣,亦樂意跟我們交流,有時更會滔滔不絕地與我們聊天。」
回想多次探訪,天生印象最深刻的是探訪尼泊爾婆婆的經驗。「之前幾次探訪時,我們都只是傾偈及送上物資。但那次我的拍檔主動提議一起到公園散步,令婆婆很感動,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得到本地人的邀請,感到被尊重和接納。」
計劃統籌人阿傑樂見計劃拉近本地人及少數族裔的關係,「偏見很多時是源於缺乏溝通,計劃正正填補這空隙,藉不同活動連結本地人及少數族裔,讓他們透過親身接觸加深了解,打破隔膜。」天生感謝計劃讓他感受到「真共融」,他自豪地說:「以往我不敢說自己是香港人,現在結交不少本地朋友,亦對社區有一定了解,終於感到這裡是真正的家了!」
註:「不分你我他」社區鄰舍長者關顧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新家園協會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先生
二十出頭的天生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人,雖然自幼便操得一口流利廣東話,但礙於膚色、文化差異、社交圈子等原因,一直有感自己未能真正融入香港。數年前,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不分你我他」社區鄰舍長者關顧計劃,為進一步走進社區,便一口答應參加。在計劃中,天生與本地長者作義工配對,定期「行孖咇」探訪油尖旺區的長者。「初初都擔心我的拍檔或探訪對象會戴有色眼鏡看待我,但接觸後發現原來本地人對我們的生活很感興趣,亦樂意跟我們交流,有時更會滔滔不絕地與我們聊天。」
回想多次探訪,天生印象最深刻的是探訪尼泊爾婆婆的經驗。「之前幾次探訪時,我們都只是傾偈及送上物資。但那次我的拍檔主動提議一起到公園散步,令婆婆很感動,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得到本地人的邀請,感到被尊重和接納。」
計劃統籌人阿傑樂見計劃拉近本地人及少數族裔的關係,「偏見很多時是源於缺乏溝通,計劃正正填補這空隙,藉不同活動連結本地人及少數族裔,讓他們透過親身接觸加深了解,打破隔膜。」天生感謝計劃讓他感受到「真共融」,他自豪地說:「以往我不敢說自己是香港人,現在結交不少本地朋友,亦對社區有一定了解,終於感到這裡是真正的家了!」
註:「不分你我他」社區鄰舍長者關顧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新家園協會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