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偷走了我的時間?
「以前我感到家裡的鐘總是停頓的,但自從參加計劃後,擴闊了生活圈子,每天的時間變得不夠用!」85歲的玉蘭分享時,面上流露的喜悅令人難忘。
獨居的玉蘭三年前遷入啟晴邨,當時她除了往返街市,基本上是足不出戶。她形容自己以前「既孤單又寂寞」,直至一年半後有義工上門探訪,她不但打開了閘門,亦開啟了心窗。
這些義工是來自「助鄰有『里』心」計劃(注)的樓長。「樓長」即是一樓之長,負責探訪及關心居住在自己大廈的街坊。
計劃社工Raymond跟我說,啟晴邨有一成半居民是長者,並多為獨老或雙老。陌生的新社區,往往令他們「收埋自己」。計劃招募居民成為「樓長」,發揮鄰里互助精神,主動關懷長者,增加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
可喜的是,玉蘭還感染了和她同層的六位獨居長者出走家門。Raymond笑言:「每天玉蘭和一班長者都會來中心『等開門』,比我還要早。」
玉蘭的改變著實令人鼓舞。我希望社會能對長者有更多關懷,推動他們多點走出來;推動他們的時鐘繼續充滿朝氣地執行。
註:「助鄰有『里』心」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保良局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 林正財醫生》
獨居的玉蘭三年前遷入啟晴邨,當時她除了往返街市,基本上是足不出戶。她形容自己以前「既孤單又寂寞」,直至一年半後有義工上門探訪,她不但打開了閘門,亦開啟了心窗。
這些義工是來自「助鄰有『里』心」計劃(注)的樓長。「樓長」即是一樓之長,負責探訪及關心居住在自己大廈的街坊。
計劃社工Raymond跟我說,啟晴邨有一成半居民是長者,並多為獨老或雙老。陌生的新社區,往往令他們「收埋自己」。計劃招募居民成為「樓長」,發揮鄰里互助精神,主動關懷長者,增加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
可喜的是,玉蘭還感染了和她同層的六位獨居長者出走家門。Raymond笑言:「每天玉蘭和一班長者都會來中心『等開門』,比我還要早。」
玉蘭的改變著實令人鼓舞。我希望社會能對長者有更多關懷,推動他們多點走出來;推動他們的時鐘繼續充滿朝氣地執行。
註:「助鄰有『里』心」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保良局推行。
《撰文: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 林正財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