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盼友里
有见人口高龄化的情况,近年各界都积极推动长者友善社区,当中硬件配套例如社区设施丶居住环境等固然重要,而软件方面如邻里支援网络亦不可或缺。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推出「耆盼友里:居家安老.共建认知障碍友善社区计划」(注),推动社区人士成为「社区守护员」,默默守护长者街坊的需要,让他们能安心在熟悉的社区安享晚年。
兼职美甲师慧茵于年多前开始参与计划,经培训成为「社区守护员」。谈及为何愿意「打两份兼职」时,慧茵分享:「我在大埔住了十多年,算是老街坊。这区有不少独居及双老长者,而我平日主要返兼职和接送子女,时间较有弹性,便略尽绵力帮忙。」她笑言美甲不是「後生女」专利,面对长者,这门手艺亦大派用场。「早前我为计划开设班组,教授简单的手部护理。不少长者均表示平日埋首处理日常『医』丶食丶住丶行,往往忽略了自己,很高兴有机会放松一下及悉心『打理』自己呢!」
除了开设班组,慧茵亦会带同一对子女上门探访。她表示过去以为做义工主要是付出,没想到收获满满。「我的子女本身很害羞,初次探访时,他们都默不作声,自顾自的坐在一边。但经过多次探访,他们不但学会跟别人沟通,还观察到长者的需要,主动为受访长者安排一些健脑游戏或简单运动。看见他们有所成长,实在很安慰。」
计划社工Sam表示大埔区「以老护老」的情况普遍,当中有不少隐蔽或体弱长者。计划培训「社区守护员」,一方面希望唤起居民对区内长者的关注,同时让长者得到适切支援。他乐见此策略成效不俗,并举例分享:「有位患有认知障碍症的伯伯最初否认患病,亦抗拒外界帮忙,我们便安排『社区守护员』上门探访。由于伯伯认为义工是街坊,『同声同气』,便愿意打开心窗,跟义工倾计丶做健脑运动等。」Sam笑说伯伯可能记不起中心或社工,但义工的名字却记得一清二楚,可见一班「社区守护员」的角色十分重要。
注: 「耆盼友里:居家安老.共建认知障碍友善社区计划」由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资助丶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欣悦家长综合服务中心暨儿童学习发展中心推行
撰文: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委员会副主席沈豪杰先生
兼职美甲师慧茵于年多前开始参与计划,经培训成为「社区守护员」。谈及为何愿意「打两份兼职」时,慧茵分享:「我在大埔住了十多年,算是老街坊。这区有不少独居及双老长者,而我平日主要返兼职和接送子女,时间较有弹性,便略尽绵力帮忙。」她笑言美甲不是「後生女」专利,面对长者,这门手艺亦大派用场。「早前我为计划开设班组,教授简单的手部护理。不少长者均表示平日埋首处理日常『医』丶食丶住丶行,往往忽略了自己,很高兴有机会放松一下及悉心『打理』自己呢!」
除了开设班组,慧茵亦会带同一对子女上门探访。她表示过去以为做义工主要是付出,没想到收获满满。「我的子女本身很害羞,初次探访时,他们都默不作声,自顾自的坐在一边。但经过多次探访,他们不但学会跟别人沟通,还观察到长者的需要,主动为受访长者安排一些健脑游戏或简单运动。看见他们有所成长,实在很安慰。」
计划社工Sam表示大埔区「以老护老」的情况普遍,当中有不少隐蔽或体弱长者。计划培训「社区守护员」,一方面希望唤起居民对区内长者的关注,同时让长者得到适切支援。他乐见此策略成效不俗,并举例分享:「有位患有认知障碍症的伯伯最初否认患病,亦抗拒外界帮忙,我们便安排『社区守护员』上门探访。由于伯伯认为义工是街坊,『同声同气』,便愿意打开心窗,跟义工倾计丶做健脑运动等。」Sam笑说伯伯可能记不起中心或社工,但义工的名字却记得一清二楚,可见一班「社区守护员」的角色十分重要。
注: 「耆盼友里:居家安老.共建认知障碍友善社区计划」由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资助丶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欣悦家长综合服务中心暨儿童学习发展中心推行
撰文: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委员会副主席沈豪杰先生